2017-03-28

【新竹】竹塹的時光旅程(一)鐵馬‧進城‧迎曦

無牆古城


城牆,是時代的遺跡,在舊時軍事、政治的思維裡,很難想像沒有城牆保護的世界,不過,但凡產物也終有步入歷史的一天,城牆,亦然。
新竹市,這個年輕的城市裏,城牆也早已進入時間的流光中,但內中卻有一座無牆古城─『竹塹城』。
新竹東城門

年輕城市


根據2016年的數據,新竹市的市民平均年齡37歲,是台灣最『年輕』的城市,2014年當選的現任市長林智堅,在當時更是全台史上最年輕(39歲)的縣市首長,『從上到下』,『年輕』都寫在數據之中。
新竹台灣世博館
新竹市的東區與北區的交界地帶,是市區精華所在,也是過去竹塹城的區域,走在這裡才發現這座年輕的城市,保留了80~270年前的古老建築與古蹟,年輕活力川流在舊時建築群中彼此對話,每走一段路,就可看見光陰與歷史的縮影,難得一個正值青年英氣的城市,沒有被潮流、新穎完全帶著轉,還能讓『這群長者』在歲月中依然『活的』光彩自信。

時光旅程


走讀『竹塹』的新、舊、人、景,是瞭解新竹市精華區最好的方式,選個好天,適合騎車、步行,愜意的逆行時光,讓景物帶你一步步重回竹塹城最早期的故事。

牽上鐵馬,依著前人進城的舊道走去,攀上城樓迎接晨曦』,這一段想像,便是開啟時光旅程的指引。
如果你是這趟路的旅人,可以從『新竹火車站』出發,新竹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(U-bike)已經開始營運,可以在站前的租借站騎上鐵馬緩步入城,享受迎面的徐風、進城的FU。
站前公共自行車租借站

1913‧新竹驛

上馬回看車站,時光重回西元1913,新竹驛(新竹火車站)落成了,這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,也是日本建築大師松崎萬長在台灣導入『哥德式』建築風格的代表作,新竹驛更是迥異松崎大師後續的作品,新竹車站因而更為特殊與可看。

新竹車站做為門戶又有獨特、強烈的時代感與形制,一切不語而風采自生,百年來唯一的交通功能到了如今更多了文藝的美感。


關於坊間流傳松崎萬長的身世,不知旅人看著新竹驛時,是否也不免想起他可能是天皇私生子的傳言。松崎自小多次受天皇召見,甚得寵愛,受到天皇高度的重視,私生子的傳言就這樣流傳起來。

清代東門外一片荒煙,新竹驛的到來,成為東區發展的開端。

1936‧專賣局新竹支局

由新竹驛往日治進城主道『東門街』,先策馬民族路,至東門街口。
選擇民族路轉東門街為路線

這個路口上,有一座官署,外觀呈現優雅的弧度兼以工整水平線條的『簡潔俐落』,『簡潔俐落』象徵的是一種決心的表現。

『專賣制度』的實施是日治當局在台灣實施的重要、具決心的政策,這個制度將部分民生必需品,如煙草、酒、火柴等項目收為國家專賣,以免除因壟斷而影響民生秩序,在日治中期,該制度已成為支撐著台灣財政重要的來源,西元1936,『專賣局新竹支局(臺灣菸酒新竹所)』因專賣項目及業務增加,在此掛牌誕生。

中央專賣制度延續至民國90年(2001),隔年91年1月 1日起廢止,菸酒回歸稅制,公賣局改制為『臺灣菸酒公司』,專賣制度至此走入歷史,象徵市場經濟走向開放。

竹塹三代城城遺


站在東門街上,準備迎向竹塹東門而去。
直走東門街往城門

以今天的角度推估位於竹塹城東的新竹驛是進城門戶,想必非常合理,但其實不然,過往竹塹四個城門的地理道路指標,有所謂的北去唐山西出海,南往北埔東就墳的路徑,所以新竹驛的門戶地理,完全是日人到來後的建設轉變。
 
而早在新竹驛啟建之前,日治初期北門的大火,除了城樓付之一炬,也讓都市進行重劃,1902年,城門、牆陸續拆除後,四城門與過去的道路方向依存已無定一。
竹塹城至此也消失的只剩東門與護城河,新竹市現存的日治建築,都來不及參與自1829年以來第三代竹塹城的過去。

1829-1‧竹塹護城河

來到東門旁,這裡早已改造為圓環路型,相傍的護城河與鳳山的護城河一樣,都是國內僅存的護城河遺跡,在失去護衛功能後,轉為灌溉用渠道,另名『振利圳』。

最初的護城河上,有與東門匹配的吊橋,即為與城門正對的『迎春橋』,但目前能看見、定格在河岸旁僅剩的橋墩,已不是迎春舊橋,位置也不在原址,想是日人拆除城牆後為過河之用而再造的橋樑遺跡。

東城門的廣場內展示著過去護城河橋墩的船首石』(唐代工法稱之為『分水金剛雁翅),船首石於1999年市府進行東城門廣場美化工程時意外被發現,依此石的規格來推想,當時護城河的水流應是不小。

1829-2‧東城門

東城門(迎曦門),是竹塹城唯一留下的古城門。
 

獨留下東門是有原因的,日人當時進入竹塹是由東門而來,所以留下『紀念』,另外,東門的方向迎看日出,日人崇拜太陽,仰望東方見到太陽,可一解鄉愁。

竹塹城自雍正11年(西元1744)始,幾歷改擴,偕老至今的護城河與迎曦門同屬三代城遺,在歷經73個年頭,『禦侮迎曦』的衛戍任務解除,如今為市府命名為『新竹之心』,是親水、休閒、舉辦活動的質感場所。

認識竹塹城的三代演進

●一代城 (莿竹竹圍)
西元1733年

清廷治臺初期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,竹塹城早期的雛型,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。
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淡水海防廳正式移來竹塹時,在四週遍植莿竹,整個區域呈圓形,並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門,為竹塹建城之始。

●二代城 (土城)
西元1806年

1759年,莿竹均已腐杇,1806年,臺灣沿岸有襲擾事件,竹塹因而開始造土城。

●三代城 (磚石城)
西元1829年

1827年,士人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,獲清廷同意,於次年1828年開始築造磚石城垣。
該城以城隍廟為中心,東門為迎曦門、西門為挹爽門、南門為歌薰門、北門為拱宸門。
又有東門街、西門街、南門街、北門街通往各門,構成了新竹街區,磚石城牆於1829年秋完工,名為淡水廳城,又名竹塹城,竹塹城外挖築壕溝為護城河,並設吊橋兩座。


這是竹塹三代建城的演進過程。

東郊門戶


竹塹東郊,過去是墳頭與荒煙漫草,因鐵路修築至此而翻轉了舊時資源的分配,一夕之間成為重要門戶。

現在循著當時人們搭火車的方式進入新竹,再踩自行車入城,或許慢,但會是一種體驗。

歷史資料來源:取自網路

(系列之一完,待續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接著看第二集:【新竹】竹塹的時光旅程(二)東牆‧官民‧依舊

https://rainforestraveler.blogspot.tw/2017/03/blog-post_29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