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1-06

【屏東】停頓轉彎後的風光,初探枋山獅子


停頓與轉彎


西部縱貫鐵路,從北到南跨越了不同的風景地貌、族群文化,聯繫起這個島嶼的生命鏈,旅人們也靠著它與生活經驗外的城鎮進行互動。但鐵路來到屏東枋寮,開始往南呈現U字轉彎後,人潮卻也很少跟著 U turn ,或也……無暇駐足。

 『直奔南境』一直是許多旅人嚮往的目標,人潮因而湧進了觀光線中熱門的國境之南,因此忽略了『停頓、轉彎後會有什麼?』。

停頓與轉彎構成的U字,就是南迴線 。

因為『直奔南境者眾』,所以每每經過枋山、路過獅子多是匆匆過客,如果可以,來上一次『停頓、轉彎』欣賞這兩個鄉鎮,會有種不一樣的視野。

俯瞰枋山村與台灣海峽
 

枋山鄉


枋山的海岸很輕易的就吸引了所有往來人的目光,但除了海,枋山也有其他的風景窗,要一窺其他風景,前提就是:『停頓』。

遠離喧囂,尋訪鐵道
南迴鐵道『加祿站 → 嘉和遮體 → 內獅站 → 枋山站』


喜歡無人的鐵路小站嗎?

越小的車站,越能與人親近,在地又親切的站務人員、車站週邊環境都是不同的風景,這是偏遠小站迷人的原因。
枋山境內的南迴鐵道,與台1線公路平行相依,因列車班次少,開車時如果不特別留意,通常呼嘯的車流與海岸美景,都讓我們忘記旁邊還有一條交通脈息。


加祿車站 ,是鄉內唯一的有人招呼站。

車子從省道轉入鄉道,不多久,映現著屬於鄉村的印象;路旁有著大樹遮蔭的紅頂小廟,接著迎面而來的就是加祿車站。

 車站緊鄰加祿堂營區,且開設出入口,想必是軍方有所需要,方便物資運送之用。月台旁的軌道上停駐著運送原料的車廂,似也透露著客運之外,貨運也是這裏的重要項目。 

加祿之後、內獅站之間,台灣鐵道有一個奇特的存在!就是 嘉和遮體 。 

說它是個『奇特的存在』一點都不為過,它是台灣鐵路系統中,一個沒有穿過山體,建立在平地的隧道,並有著與軍事相關淵源;它為了保護往來保力山旁的列車不受演習船艦的砲彈誤擊而起建,厚實的掩體,希望能阻擋萬一偏差而來的砲擊,但完成之後,原來的靶場卻已牽往他處,讓它一完成,任務便已結束,沒有英雄誕生之感,卻有著解甲歸田之慨。

也許它只是一個平凡的隧道,但它確實紀錄著當時鐵道建設的思維與變遷。

  

內獅與枋山站 ,無人招呼,寧靜自然。
這兩站是典型的無人招呼站,沒有駐站人員,旅客自由進出車站,多數時候,空無一人。

內獅站的月台遮雨屋頂採上覆黃瓦的中國宮廷式設計。是台鐵設施中少見的形式,一個偏遠小站有如此大器的設計,『獅』字代表王者風範,引以為設計靈感,合情合理。


比起內獅、加祿,枋山站距離當地聚落的路程又更遠了,也明顯的走了一小段山路,隨著鄉道彎入山區,南迴鐵路U字路線,在進入枋山站後已經轉彎了。

枋山站因為位置地勢較高,可以看見更寬的海面,這與內獅站與海接近平行的景觀,又是不同的風景,尤其站在月,看著站內軌道末端轉彎向北,如果又逢陽光普照、海天一色的湛藍,則更有軌道與海相接錯覺的美感。


火車站,熱鬧的站,人進人出,是一種繁華,它的周圍,用商業訴說故事,偏遠的站,少有人煙,是一種情調,用自然紀錄樸實,站體也許少變,但『人』,永遠會帶來風景,而『無人』,更是一種景緻,如果對都市的擁擠喧囂想找尋一個出口,無人的小站,會是一個很好沉靜的選擇。



宿異其趣,睡在太空站
『中華電信枋山會館』


枋山省道上 枋山海纜衛星通信中心 招牌,如此科技又嚴肅的名稱下,原來也有預約住宿的服務,這是 中華電信的枋山會館



會館名稱與園區入口雖然都是『枋山』,但門牌的位址卻屬於『獅子鄉』,台灣景點,多少存在實際地界與引導方便兩者不同的情形。

『活像個太空站』,這是誇飾法。

微波站以及數座大小不一的碟型衛星天線,就在這個省道旁的山丘上,面向南台灣海上的天空,等待遠方的訊號傳遞,『太空的氛圍』,就在住宿房舍後的山頭。 


在台北的陽明山平等里也有這樣的衛星天線群,但都只能遠觀著這些龐然大物,在枋山,可以站在它的『腳下』,滿足無法貼近欣賞這份巨大感的渴望,這是住宿以外的驚奇收穫。  

 在園區的最高點,俯瞰整個山下的枋山村,藍天與海洋的襯托,村落更添淳樸恬淡中的美感。枋山海纜衛星通信中心,除了會館、衛星站,還有觀海步道、鳥園,『站在科技的腳下享受自然』,是個很好的安排。

 

獅子鄉


從台1線省道北上,途經枋山段可以看一座外型有岩石裸露如獅頭的山,它名為 獅子頭山 ,是獅子鄉取名的靈感典故。

鐵道從枋山開始轉彎,下一站,就在獅子鄉內,而省道在獅子頭山的俯視下,進入枋山楓港,岔開了直行南下恆春與轉彎向東往獅子的道路,南迴公路屏東段由此開始,風景也從海岸轉為山景。


獅鄉門戶,便民所在
『獅子鄉行政中心』


從楓港進南迴公路,最先經過的會是獅子鄉的門戶 楓林村 ,也是鄉治機構所在地。


 不論是公所、鄉代會、警局、農會、圖書館、衛生所等,行政處所幾乎都聚集在這裏。     
一如平地鄉鎮『市區』的概念,只是行政功能大過商業機能。  
行政區內的 獅子鄉文物館 ,館中除了收藏、介紹排灣族文物。


『十七世紀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檔案重現台灣』的特展,這些史料記載獅子鄉早期的酋邦『大龜文王國』與荷蘭人交流的情況。
由簡介中瞭解,地方爭取此展到獅子鄉巡迴有著重大的意義,希望喚起族群對身為大龜文王國的後代引以為榮,同時強化自我認同。      


旅人遊歷,原獅授記
『總體營造的Image』


南迴公路進入獅子鄉,這裏的居民,以排灣族為主要族群,路旁鮮明又具特色的地標,同時提醒:現在開始『進入原鄉』、歡迎旅人『來到獅王國度』。


既是原鄉,加上『以獅為名』,當地的總體營造,將獅子的形象與排灣族圖騰大量運用在公共區域,塑造強烈的鄉鎮特色。
獅子元素,表現在路燈、路牌、拱門與地標等處。


鄉內百分之九十的住民屬排灣族,排灣族三大重要的圖騰:太陽紋、陶壺紋、百步蛇紋,在獅子鄉行政中心內各個機構內外更是隨處可見。

這三個圖騰,關係著一則排灣族頭目的傳說:相傳百步蛇下了一顆蛋在陶壺裡,當太陽照射到陶壺的時候,蛋破了,排灣族頭目的祖先就誕生了。

以往在原住民居多的鄉鎮區域,富原民色彩的公共藝術造景都是遊客所習慣的,獅子鄉更加上了『獅子』這種威武的形象,並擴大形象使用,讓獅子鄉充滿著圖像藝術與豐富色彩,雖然都在小細節中,但用心的令人歡喜。

無人的風情


旅遊是一種享受,一種沉澱,一種吸收,也能重整一些生活經驗,無人的風情有一種能靜靜沒有喧鬧,可以細細品嚐一個景點、一條風景線的渴望。

枋山與獅子鄉,頗符合對無人的詮釋,這裏沒有喧鬧的人群與過於絢麗的風光,但有著故事與想像。
如果有機會南下時,也可以停頓、轉彎然後欣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